患者:陈女士,年龄:34,病例号:5183
病情摘要:
初诊:2008年12月2日
月经史:15岁5~6/28±2天;28岁7/24±3天;32岁10~20/24±3天。末次月经:2008年10月20日,淋漓不净,时止时滴,色褐。
妊育史:1-0-1-1,人工流产,顺产。
病史:月经淋漓一月余。
患者于2003年行附件囊肿切除术。现月经量多,经期延长,淋漓不尽,经后腹痛明显,腰骶痠痛,经前乳房明显胀痛,白带量多,面色少华,头晕,口干,舌红有裂纹苔薄黄,脉弦。
病理诊断(2007年10月27日):子宫内膜黏膜慢性炎症半糜烂及腺体增生,少量腺体有轻度异性。
妇科检查:外阴:(-);阴道:畅,分泌物Ⅱ;宫颈:欠光整;子宫:中位,略大,质偏硬,活动差,底部触痛结节;附件:右侧附件结节感,左附件增粗压痛。
白带常规:清洁度:Ⅱ°;WBC:(++);上皮细胞:(+);BV:(阳性)
本院B型超声提示:子宫6.7×4.5×4.0cm3;子宫肌腺瘤2.3×1.9cm2。
病名:中医:①血瘕②带下病(气血两虚,瘀血阻滞) 西医:①子宫肌腺症②盆腔炎
诊疗结果:
治疗原则:补气养血,消瘤散结。
方药:
(1)百通方组二号方加减。
(2)炙鳖甲,12g/袋,0.5袋/次,2次/日。
(3)血竭,3g/袋,0.5袋/次,2次/日;
(4)妇宝宁,1粒,阴道纳药。
(5)外熏洗方+五倍子15克,川椒3克。
药后3天经止,12月29日月经来潮,时止时滴13日;2009年1月25日来潮,经行9天,诸症稍减。治宗原方,辨证论治5月余,月经经期基本维持在7-10日之间,经量明显减少,伴轻微的腰痠腹胀;复查白带常规:WBC:少许;上皮细胞:(-);BV:(阴性)。B型超声复查发现子宫腺肌瘤消失。